活下去:Bee Gees - Stayin' Alive

「流行音樂」是某個特定時間點裡,受多數群眾歡迎且喜愛的音樂總稱,它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更可能是某種時代的表徵——許多時候,一首轟動的流行歌曲,可以簡略地代表一個時代的樣貌,教人一聽到該首歌曲,就能夠直接與該時代產生情感上的連結,進而感染到該時代特有的氛圍。

時代的標記

但在流行歌曲當中,要找出一首像 Bee Gees 的 "Stayin' Alive" 這般,能將該時代的流行時尚、品味、曲風、舞步和社會現象等元素完整打包內含,並全面地與該時代畫上等號的歌曲,嚴格說來,並不容易。

Stayin' Alive - Single當然,這個成就不光是這首歌曲的功勞,在 MTV 時代來臨之前,歌曲所能提供的意象是相當侷限的。"Stayin' Alive" 的代表性,多多少少是得力於電影的成功塑造。但無論如何,當我們回顧起一九七○年代末期的流行歷史時,很自然地,我們所能想起最合適、最貼切的背景歌曲,就是 "Stayin' Alive"。

預告片一砲而紅

當 "How Deep Is Your Love" 還在美國 Billboard 排行榜上力爭上游時,RSO 推出了《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這部電影的第二首單曲 "Stayin' Alive",這麼密集的發片,是為了配合電影的上映。

《週末的狂熱》是在 1977 年的 12 月中旬上映,就在上映的前一個星期,一段 30 秒左右的電影預告片在全美戲院播出,那是以男主角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踩著節奏、昂首漫步於紐約街頭的畫面為開場,並穿插有許多迪斯可熱舞場面的宣傳短片。短片中所採用的配樂,即為 "Stayin' Alive" 這首歌。


↓ 這是今年電影重新上映時的宣傳短片。當年的預告片應該和這片頗為相似。

約翰.屈伏塔的帥勁,搭配 Bee Gees "Stayin' Alive" 感染力十足的節奏,馬上就讓這部電影和這首歌曲,成為 1977 年底的最大熱門。1977 年 12 月 10 日,"Stayin' Alive" 一腳跨進 Billboard 單曲榜,名列第 65 名,是當週最高名次的入榜單曲;而電影的首支單曲 "How Deep Is Your Love" 已入榜 12 週 ,在當時高居第三名,且上升之勢仍舊不墜。

電影、原聲帶、單曲同步告捷

兩週之後的 Billboard 耶誕特刊,併年終排行特刊發行,"How Deep Is Your Love" 登上了該週的排行冠軍王座,而 "Stayin' Alive" 也挺進到 Top 40(第 39 名),屬於 Bee Gees 兄弟的時代就此來臨。

"How Deep Is Your Love" 蟬聯了三週冠軍之後,王位由同屬 RSO 唱片公司的 Player 樂團的抒情歌曲 "Baby Come Back" 所取代,這是搖滾樂史上第 19 次,由同一家唱片公司的歌曲輪替排行王位,但這還只是 RSO 一連串封王霸業的開端而已。

Billboard - 1978-02-04-new1978 年 1 月 21 日,"Stayin' Alive" 竄升至排行第 10 名,"How Deep Is Your Love" 仍位居亞軍——當週,《週末的狂熱》電影同時有兩首歌曲占據全美排行的 Top 10,而電影原聲帶專輯也由第 10 名直跳 Billboard 專輯榜榜首,且這一待就是 24 週之久!

全美 Top 10 予取予求

"Stayin' Alive" 於 1978 年 2 月 4 日擠下 "Baby Come Back" 登上冠軍寶座,是為 Bee Gees 在美國 Billboard 單曲榜的第五首冠軍單曲,而且《週末的狂熱》所引爆的狂熱正燒得暢旺,Bee Gees 從原聲帶中所推出的第三首單曲 "Night Fever",也在這一週打進了百大排行榜,位居第 76 名。

就在這一週,么弟 Andy Gibb 的第二首單曲 "(Love Is) Thicker Than Water" 晉升至排行第 5,而由 Barry GibbRobin Gibb 共同寫曲、Barry Gibb 操盤製作,交由澳洲女歌手 Samantha Sang 演唱的 "Emotion",也從第 17 名躍升至第 10 名——現在,全美 Top 10 名單已經被 Bee Gees 的作品搶佔四席了。

在 "Stayin' Alive" 統治王座的這段期間,Bee Gees 與其相關歌曲紛紛前赴後繼,在排行榜上搶得高位名次,這教人不得不懷疑,究竟是電影《週末的狂熱》捧紅了 Bee Gees 的歌曲,抑或是 Bee Gees 的歌曲捧紅了《週末的狂熱》這部電影?

"Stayin' Alive" 蟬聯了四週冠軍,之後取而代之的,是老弟 Andy Gibb 的第二首冠軍單曲 "(Love Is) Thicker Than Water"。兄弟四人接連在單曲榜上封王,蔚為歌壇佳話。



Stayin' Alive

(Barry, Robin & Maurice Gibb)

Well, you can tell by the way I use my walk,
I'm a woman's man: no time to talk.
Music loud and women warm,
I've been kicked around since I was born.
And now it's all right. It's OK.
And you may look the other way.
We can try to understand
the New York Times' effect on man.

Whether you're a brother
or whether you're a mother,
you'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Feel the city breakin' and everybody shakin',
and we'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Ah, ha, ha, ha,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Ah, ha, ha, ha, stayin' alive.

Well now, I get low and I get high,
and if I can't get either, I really try.
Got the wings of heaven on my shoes.
I'm a dancin' man and I just can't lose.
You know it's all right. It's OK.
I'll live to see another day.
We can try to understand
the New York Times' effect on man.

Whether you're a brother
or whether you're a mother,
you'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Feel the city breakin' and everybody shakin',
and we'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Ah, ha, ha, ha,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Ah, ha, ha, ha, stayin' alive.

Life goin' nowhere. Somebody help me.
Somebody help me, yeah.
Life goin' nowhere. Somebody help me.
Somebody help me, yeah.
(I'm stayin' alive.)

Well, you can tell by the way I use my walk,
I'm a woman's man: no time to talk.
Music loud and women warm,
I've been kicked around since I was born.
And now it's all right. It's OK.
And you may look the other way.
We can try to understand
the New York Times' effect on man.

Whether you're a brother
or whether you're a mother,
you'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Feel the city breakin' and everybody shakin',
and we'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Ah, ha, ha, ha,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Ah, ha, ha, ha, stayin' alive.

Life goin' nowhere. Somebody help me.
Somebody help me, yeah.
Life goin' nowhere. Somebody help me, yeah.
I'm stayin' alive.

活下去

(貝瑞,羅賓與模里斯.吉布)

從我走路的樣子就可以看出
我是個離不開女人的人:沒空廢話
音樂聲震耳,女人鄉溫暖
打從出生,我就處處受挫
而現在好多了,也無所謂了
你們該對我刮目相看
我們可以,試著了解
紐約時報對一個人的影響

無論你為人兄弟
或是身為人母
你都要好好活下去,活下去
覺得整個城市崩潰,人人盡皆顫抖
你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活下去
啊、啊、啊、啊,活下去,活下去
啊、啊、啊、啊,要活下去啊……

而如今,我經歷著起起落落
若我不上不下,至少我已盡力
天國羽翼在我鞋上
我是個舞者,我就是不能輸
你知道現在好多了,也無所謂了
我將活著看到另一天來臨
我們可以,試著了解
紐約時報對一個人的影響

無論你為人兄弟
或是身為人母
你都要好好活下去,活下去
覺得整個城市崩潰,人人盡皆顫抖
你還是得好好地活下去,活下去
啊、啊、啊、啊,活下去,活下去
啊、啊、啊、啊,要活下去啊……

人生已窮途末路,誰來幫幫我
誰來幫幫我吧
人生已窮途末路,誰來幫幫我
誰來幫幫我吧
(我要活下去……)

從我走路的樣子就可以看出
我是個離不開女人的人:沒空廢話
音樂聲震耳,女人鄉溫暖
打從出生,我就處處受挫
而現在好多了,也無所謂了
你們該對我刮目相看
我們可以,試著了解
紐約時報對一個人的影響

無論你為人兄弟
或是身為人母
你都要好好活下去,活下去
覺得整個城市崩潰,人人盡皆顫抖
你還是得好好地活下去,活下去
啊、啊、啊、啊,活下去,活下去
啊、啊、啊、啊,要活下去啊……

人生已窮途末路,誰來幫幫我
誰來幫幫我吧
人生已窮途末路,誰來幫幫我
我要活下去……

中譯:Fafner



創作背景

Bee Gees 為《週末的狂熱》原聲帶所貢獻的 5 首新歌,多是為了他們原先計畫中的新專輯所創作,只有 "Stayin' Alive" 是接獲 Robert Stigwood 的電話後,依 Robert Stigwood 的要求所寫。但 "Stayin' Alive" 最早的構想,可能是來自更早之前,當 Barry GibbRobin Gibb 在百慕達 Robert Stigwood 的渡假別墅時,就已經開始蘊釀,直到他們進駐埃魯維爾古堡後,才在古堡著名的迴旋樓梯上完成。

共同製作人 Albhy Galuten 回憶起 "Stayin' Alive" 時表示,在與 Robert Stigwood 通電之後,他們同意為電影創作歌曲。「但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看過影片或是該篇文章,更別說是劇本了。當樂團第一次聽到 "Stayin' Alive" 時,那是由 Barry 彈著吉他,而三兄弟一起唱著。而當他們唱完,我已經想好了最後出現在歌曲裡的吉他樂句了。」

People Magazine - 1978-0206傳說中,Robert Stigwood 是這麼交待的:「給我八分鐘——八分鐘,三種氣氛。我要勁爆的開場,接著我要一點激情,之後我要『狂—野—勁—爆』的結束!」

「Robert 原本要的是一個八分鐘的場景,」Barry Gibb 回憶,「就是當約翰.屈伏塔和女伴共舞的那一場戲。它將包含一段很棒的舞曲節奏,一段浪漫的中間變奏,還有最終的群魔狂舞。我回說:『Robert,這太瘋狂了。我們希望這首歌能發行成單曲,我們認為歌曲的節奏不該被中斷。歌曲應該從頭到尾保持相同的節奏,而且逐漸加強。中途演變成情歌實在沒什麼道理。』電影因此改了。」

鍵盤手 Blue Weaver 說:「Robert Stigwood 在聽過試唱帶後,對團員們解說:『他們在舞池當中,忽然間,他在舞池的另一端看到了她,此時的影像變成慢動作,他們走向了對方……』於是我們在 "Stayin' Alive" 當中,又多寫了一段慢版進去……但我們最後還是把那段給去掉了……顯然我們一開始沒寫慢節奏的那一段,是有道理的。」

「Robert 對那種中間有慢速變奏的歌曲情有獨鍾,」Robin 解釋。「就如同我們在 "Nights on Broadway" 歌曲中的那樣。」

Robert Stigwood 還有個疑問,他問 Bee Gees 為什麼他們唱的是 "Stayin' Alive" 而不是 "Saturday Night"?他要求 Bee Gees 把歌曲改為 "Saturday Night",以配合電影的主題。

「我們回說,因為已經有爆多唱片都叫做 "Saturday Night" 了。這名字很老土;是個很爛很爛的歌名。」Maurice Gibb 說。

「要嘛就是 "Stayin' Alive",不然這首歌我們就自己留著。」Barry Gibb 堅決表示。&


延續生命的節奏

"Stayin' Alive" 的節奏,接近每分鐘 104 拍,與實施「心肺復甦術」(CPR)時胸部所需的每分鐘 100-120 壓迫次數相當,故現在國外的許多機構,都建議人們在實施「心肺復甦術」時,心裡默想著 "Stayin' Alive" 這首歌曲的節拍,以達到最佳的效果。試想,在用 CPR 救助病患時,STAYING ALIVE 這名稱是多麼貼切!



歌詞分析

在不清楚電影情節的情況之下,Bee Gees 只能憑 Robert Stigwood 很簡單的描述,來推測主角的個性和心態,於是他們以 "Staying Alive" 當成是主角的主要訴求——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迷失在紐約這個都市叢林裡,只有週末夜的舞廳狂歡,才是他活下去的動力和目標。

在一張 1977 年 4 月 22 日的協和客機(Concorde)的機票上,留有 Robin Gibb 的幾行歌詞,有人認為那是 "Stayin' Alive" 最初的構想,但從日期上來推斷,那應該是 Robin Gibb 在最後關頭仍想改進歌詞的努力。從相關的發言來看,Robin Gibb 對於 "Stayin' Alive" 整首歌曲的意念和歌詞的寫作,是頗為投入的。

Bee Gees - Stayin Alive -alt cover「身為一個創作者,你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想像力,」Robin Gibb 說。「大家會以為創作是自傳式的,而有時的確如此,但如果每首歌寫的都與你自己有關,那你會給累死,你知道,如果你真的經歷了你所寫的那一切。在寫像是 "Stayin' Alive" 這首歌時,最讓人驚奇的,是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看過劇本。我們從不知道電影究竟在演些什麼,那些歌曲能奏效還真是巧合,尤其是 "Stayin' Alive"……那是一首非常直接、關於在都市裡生存的歌曲,這是此曲原本所要表達的,而這就是歌曲真正的訴求。」

「人們高聲求助。極度絕望的歌曲。這些歌曲會成為傳世巨著,」Barry 解釋說。「當你能在唱片裡掌握住這種情緒,你就挖到寶了。"Stayin' Alive" 是這情緒的縮影。每個人都在與世界爭鬥,與那些要拖你下水的狗屁倒灶事物對抗。你光是能夠活下來,就已是一種勝利。但你還爬回了顛峰,贏得了更大的勝利——嗯,這種情緒能夠感染每個人,每一個人。」

但嚴格說來,這種要活下去的渴望,並不真的存在於電影之中。約翰.屈伏塔所飾演的 Tony,在個性上是個單純、天真的大男孩,生活的壓力和對未來的恐懼,並沒有帶給他太大的負擔——這方面,原著 "Tribal Rites of the new Saturday Night" 中的 Vincent,還比較接近歌曲所表現出的心態。而 Bee Gees 在寫歌時,可能也錯以為劇中主角的人生,是由於登上了媒體(紐約時報)才出現轉機,這可能是他們錯把《紐約雜誌》和《紐約時報》給搞混了,也錯把 Nik Cohn 的報導,當成是劇情的一部分。


↓ Criteria Studios 的老闆向 Bee Gees 與 Lynyrd Skynyrd 的團員解說新裝設的錄音設備。由左至右:鼓手 Dennis Bryon、Bee Gees 製作人 Karl Richardson、Maurice Gibb、鍵盤手 Blue Weaver;老闆 Mack Emerman;Tom Dowd(Lynyrd Skynyrd 製作人)、Ronnie Van Zandt(Lynyrd Skynyrd)、Barry Gibb、Bee Gees 製作人Albhy Galuten。
In Criteria 

演唱與編曲

這首可能是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假聲歌曲,由 Barry Gibb 領銜主唱,曲中短暫的橋接段落(Life going nowhere, somebody help me...),亦由 Barry Gibb 改用原音演唱。歌曲中除了 Barry Gibb 的假聲令人激賞外,整體和音的強化和延伸效果亦非常強烈,Bee Gees 對人聲的了解與運用,在此已臻化境,1979 年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的「最佳人聲編排獎」(Best Arrangement of Voices),就是由 "Stayin' Alive" 獲得。

Bee-Gees-Sing-For-UNICEF「關鍵在於 Barry Gibb 其實並不唱顫音(vibrato),他唱的是抖音(Tremolo),故他改變的不是音高(pitch),而是聲音的強度;而 Robin Gibb 則有非常快速的顫音,他音高的變化特多。Maurice Gibb 則介於他們兩者之間。這要視他唱的是他音域的哪個部分,他可能有一點顫音,或是完全平音,」共同製作人 Karl Richardson 說。「所以他們獨到之處,在於這三種聲音的結合,創造出你在別處絕對找不到的非凡調和音色。」

Barry Gibb 原音與假音的分工,在曲中的安排也很特別。細緻、尖銳的假音,唱的是外在環境的衝擊,充滿了奮進、積極的情緒;而較為低沉、穩重的原音,唱的卻是內心的絕望和渴求,陷入極度自溺、消極的焦慮之中。  

Beautifully Done!

披頭四(Beatles)的製作人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以一個專業音樂製作人的身分,剖析 "Stayin' Alive" 如此讓人喜愛的原因如下:

George Martin「"Stayin' Alive" 了不起的地方,是它以極佳的吉他重複樂段開場,因而設定了全曲的主調,那如脈動般的節奏。對了,那每分鐘 120 拍的迪斯可節奏,和你處於興奮狀態下的心跳是一致的,這可不是巧合,這是隱藏在整首歌曲下的關鍵因素。而當人聲開唱,那歌聲是如此精巧地安排,將節拍更進一步向前推進。人聲以許多方式帶頭引導,它在小節開始之前就搶拍出現。全曲不斷激行向前,而歌詞也與歌曲相互呼應,加強了效果。當你體驗到這點,再加上 Bee Gees 那無可匹敵的三部和音,這效果是驚人的。他們的和聲也具有某種矛盾特質,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的聲音相當尖銳,而這是一首非常陽剛的曲子,但以幾乎是女性般的聲音來詮釋,但極其美好。」

"Stayin' Alive" 的器樂表現,也是處於 Bee Gees 的最佳狀態。Maurice Gibb 的低音吉他,據信是模仿 Betty Wright 的 "Clean Up Woman" 的彈奏方式,令人印象深刻;開場的吉他重複段,則由 Alan KendallBarry Gibb 共同負責;Blue Weaver 加上了點合成音效,管樂仍由 Boneroo Horns 吹奏……但這些都不如鼓手的表現來得搶眼。

Maurice Playing Bass在 "Stayin' Alive" 曲中,Bee Gees 發展出最著名的鼓聲,這鼓聲幫忙穩定了整首曲子的節奏,讓複雜的人聲、器樂聲能安定、和諧地共存,而不會有散亂無章的感覺。

Bee Gees 初次錄下 "Stayin' Alive" 的試唱帶時,其實大部分聽過的人,都不覺得此曲有什麼特別。當樂團再進到錄音室打算重新加強時,他們的鼓手 Dennis Bryon 卻因親人過世必須返鄉奔喪,故樂團面臨無人打鼓的窘境。

臨時找不到替代的鼓手,同時也不想多浪費時間尋找、等待,於是負責錄音、製作的 Karl Richardson,就從已經錄好的 "Night Fever" 曲中,擷取了兩小節他們認為感覺不錯的鼓聲,將其不斷複製,再剪接成一段永續循環的錄音帶。他們把錄音機放在錄音室裡播放,前面架上兩支麥克風,讓樂團在演奏、演唱時,有現成的鼓點聲可依循。

原先他們只打算把這種鼓聲當成節拍器,等到 Dennis Bryon 回來後再重錄鼓音,但在聽過錄出的帶子後,他們發現這效果太好了!於是這鼓聲就被保留了下來,而成為最終發行版本所採用的鼓聲;當然,Dennis Bryon 還得在這基本鼓聲上,加上中鼓和碎音鈸、腳踏鈸等鼓組的聲音,來讓鼓聲更豐富些。

後來,這著名的「鼓聲錄音帶」,還被用在 "More Than a Woman"  以及他們為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所製作的冠軍單曲 "Woman in Love" 上頭。

留言

  1. 一、Fafner本篇的專文真是精彩無比,也算是回顧Bee Gees這首顛峰單曲的致敬,辛苦了,感謝您。

    二、回憶起我初聽「Stayin' Alive」的感覺,就是二個字:「很吵」,再來就是「很吵的女聲團體」,那時我才高一,別說不知美國排行榜,連西洋歌曲的領悟都還沒真正開始。每每我在家聽此曲時,母親總要我開小聲點,末了總會丟一句話:「很吵」!所以我真沒冤枉它。很長一段時間後,我才知主唱是男子樂團、用假聲演唱、兄弟組成、早在60年代就已出道的「Bee Gees」。聽這樣的歌,如真要開小音量去聽,會過癮嗎?能「聞聲起舞」嗎?能抗拒了該團爐火純青的假音吸引力嗎?能聽得出該曲在合聲、樂器、編曲的精彩嗎?話說從國中到高一階段,根本不識「重搖滾或重金屬」這樣的曲風,連接觸都沒有,即或是搖滾樂,那時的印象還停留在「貓王」這號人物,因為三家電視台老是重播他的多部歌舞電影。另外一個較鮮明印象的是「奧斯蒙兄妹」,他們的電視歌舞秀,被中視以「青春樂」為名播出,收視長紅,是很多同年齡層的共同記憶。以上所述,是說明在一個資訊不甚發達的年代,有無限影響力的電視台,在有限的企圖下,每次的節目企畫著實影響人心至深。因此,像「Stayin' Alive」這樣的曲風一出,難免給我這位高一生無比的新奇與驚豔。

    三、在流行樂史上,公認1978年是「Bee Gees年」,不論是專輯銷售及歌曲排行,都創造了當時的樂史紀錄,再加上包括該團為他人製作與寫曲的作品(不贅述了),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就我的體認,掛帥者即為「Stayin' Alive」,它也代表出征奧斯卡、葛萊美獎的數項提名。「How Deep Is Your Love」最早發行,比較像開路先峰,等「Stayin'」登王之後,「Bee Gees們」開始各自在Billboard Top 10攻城掠地,擴張版圖。想想我是幸運的,有一半跟上那個年代,為何一半呢?因1978年我還不懂排行榜這些東西,Bee Gees們如何在流行音樂呼風喚雨,捲起千層浪,我好似無緣領會,甚憾!如早2至3年出生,自然可Enjoy這些流行音樂的風潮盛事。我在看二輪電影「週末的狂熱」時,海報就是把Bee Gees的肖像放在約翰屈伏塔上頭,旁邊有一段文字,大致提到數支插曲連接在排行榜稱冠之類的,這是我僅有的印象。但在1978年我也的確在聽他們的歌及當下已成為主流的迪斯可歌曲,也算是幸福吧。

    四、「Stayin' Alive」坐了四週王位後,被Bee Gees們的「 (Love Is) Thicker Than Water」(Andy Gibb)所取代,我是頗好奇的,因為後者是「Flowing Rivers」專輯的第二首單曲,而第一首單曲「I Just Want To Be Your Everything」早在1977年7月30日起已稱冠計四週,「 (Love Is)」1978年2月還能在Top 10攻堅,並於3月取代稱王,真是怪哉(韌性強勁阿)。否則我竊認「Stayin' 」應至少有五週冠軍的實力。

    五、Fafner文附有當年2月4日Billboard Top 10的榜單很珍貴,乍看下都是名曲、名人、名團,真是親切:
    1、Short People(Randy Newman):這應係較生疏的一首,但70年代曲風還是很濃烈,Randy來頭不小,創作了很多流行歌曲以及電影配樂,二屆奧斯卡原創歌曲得主,近期都還很活躍。
    2、Baby Come Back(Player):抒情搖滾必選曲目,70、80年代,國內有不少專唱西洋歌曲的Pup歌手,此曲是口袋歌曲之一。
    3、We Are The Champions(Queen):超級樂團的代表作,廣告配樂、體育賽事必播曲,馳名已久。
    4、(Love Is) Thicker Than Water(Andy Gibb):一聽就是會流行及登上排行榜的熱門曲,「Bee Gees們」的代表作之一。
    5、Just The Way You Are(Billy Joel):被譽為全方位音樂創作才子、天王級的Billy Joel,最具代表性的名曲,值得一提的是,在Bee Gees引領迪斯可風潮的1978年,當屆葛萊美獎竟比下風頭正熱的Bee Gees,連拿「最佳唱片」、「最佳歌曲」大獎,好在「最佳專輯」沒忘記Bee Gees,要不然Gibb三兄弟恐會鬱卒臭臉返家了。
    6、Sometimes When We Touch(Dan Hill):有一些歌曲聽起來就是悅耳、動聽,即使沒花錢買,但保證你都會很熟悉親切,但可能你偏講不出該曲名及主唱人,這類歌不少,「Sometimes When We Touch」就是其中之一的佼佼者,不信可以自個兒聽聽看!
    7、You're In My Heart( Rod Stewart):也是天王級的Rod Stewart的抒情曲,Rod的嗓音唱起這款,味道依舊,別有特色。
    8、Emotion( Samantha Sang):「Bee Gees們」的代表作之一,個人極愛,以後再運用Fafner版補充。

    六、鼓聲在此曲及這時期曲風的運用,也是一大特色,要感謝Fafner的詳述。這種節奏性的鼓點,烘托了樂曲架構及人聲效果,顯與1976年時期迪斯可偏重之管樂與旋律,有很大的不同,且一直承襲到1979年,如「Da Ya Think I'm Sexy?」、「Hot Stuff」……等,每當此番樂曲一播放,聽起來就是很過癮。

    回覆刪除
  2. 本人是Bee Gees粉絲,最初只喜歡聽他們用正音唱的歌曲及他們完美的合音,後來他們轉用假音唱腔,真的很不習慣,亦有如[海天一色]說[很吵]的感覺。

    直至年紀漸長,再次重聽他們的假音歌曲,反而覺得很有味道。可能不同年紀,所聽的歌曲就有不同的感覺吧。

    一直有看關於Bee Gees假音唱腔的文章,發覺似乎大家都覺得老大Barry的假音特別精彩,雖然我也覺得他的假音難度很高;但個人卻不太喜歡太尖銳的假聲,我反而更喜歡Robin的假音,以too much heaven,how deep is your love 為例,Robin的假音令人聽起來很舒服,聲音很溫柔,就像一個女生在唱歌。其實Bee Gees三位,我最愛Robin,覺得他的唱腔很特別,聲音很優美。可能就因為這樣就對他偏心一點吧!

    可惜這世上最完美的三重唱合音已成絕響。冋今只有在網上重溫他們優美的樂曲。

    很感謝Fafner君對Bee Gees歌曲詳盡及精彩的分析。本人一直追看,請繼續您的美文。辛苦您了!

    回覆刪除
  3. 很喜歡看海天老兄的心得分享,可以看到一些老樂迷親身的觀點和想法。

    我覺得 Stayin' Alive 是首要挑時機和場合才能聽的歌曲。你可以沮喪時聽,也可以興奮時聽,但絕不適合夜深人靜時聽,更不適合在你心煩意亂時聽。或許魔力就存在於那與心跳脈動同步的節拍,以及那極度「矛盾」的人聲安排。聽這首歌時,你不能冷靜思考,後遺症是你會只憑衝勁、憑直覺,管他三七二十一的硬幹到底。

    我到現在還會哼:A little bit Country, A little bit Rock'n Roll、May tomorrow be a perfect day…在那個電視還有「髮禁」的年代,奧斯蒙家族大概是唯一能夠安全過關的藝人。不過就我所知,連「青春樂」有時都還得動動刀,免得踩線犯規,像 Andy Gibb 上該節目時,他演唱的片段就被剪掉,只留下他戴著帽子演短劇的段子得以在台播出。Bee Gees 的影片就更加不可能在電視上出現了,長髮、蓄鬍又露毛(胸毛),簡直就是頹廢的代言人。

    Bee Gees 六○年代末初成名時,都還是二十歲不到的少男,但等到七○年代末,他們已經吸引不到少女樂迷了,而 Andy Gibb 此時的崛起,正好可以填補 Bee Gees 在這一領域的空缺,所以這兩者一起出現在樂壇,帶來的是相乘的效果,使得 「Bee Gees 們」的影響更全面、聲勢更浩大。

    這一份榜單好歌如雲,也更突顯當年 Bee Gees 的強大,因為連這些好歌,都被 Bee Gees 的勢頭給蓋過了。Dan Hill 在八○年代末又有了一首抒情曲 Can’t We Try,和 Sometimes When We Touch 一樣,都是百聽不厭的經典情歌;Queen 的 We Are the Champions 是張「雙單曲」,它的 B 面曲就是 We Will Rock You;Billy Joel 的 Just the Way You Are 就更不必說了,把簡單的體驗化為真摰的情感,一首不需抽象的隱喻或華麗的詞藻,就能讓人感動的好歌。

    回覆刪除
  4. HK 所說 Robin Gibb 的假音,我比較不清楚,因為一般談到 Bee Gees 七○年代末的假音,都是指 Barry Gibb 那種獨特的尖銳假音;而就我所知,Too Much Heaven 和 How Deep Is Your Love 的主唱,也都是 Barry Gibb。

    Robin 的假音,應該只存在於 Bee Gees 的和聲當中,而這種經過混合過的聲音,我就聽不太出來誰是誰了。Maurice Gibb 有時在現場演唱時,會替代 Barry 以假音帶領和聲,但他的假音很明顯比較低沉,不似 Barry 那麼「女性化」。

    其實,假音的演唱難度很高,就連 Barry Gibb,也只有在他顛峰時期才能完美駕馭,兼顧了聲音的力道與轉折。到了八○年代,甚至九○年代,他的假音聽來就很勉強,感覺是硬逼出來的。

    小時候我無緣得見 Bee Gees 的演唱影片,只看過幾張他們演唱的海報,所以我一直以為 Robin Gibb 是團中的主唱(因為他一直站在中間,又只拿麥克風不彈樂器)。直到後來接觸 Bee Gees 的資料多了,這才知道以前的認知是錯的。但也因此,我和您一樣,對 Robin Gibb 有特別的偏愛,只要是 Bee Gees 的歌曲,我都會特別去留意他的聲音。

    不過說實在話,自從 Children of the World 這張專輯開始,Robin 和 Maurice 的影響力就越來越不明顯。Maurice 一直有酗酒的問題,很不容易保持清醒;Robin 則有大半時間不在錄音室,直到要收工前才會出現。Bee Gees 七○年代末的成功,Barry Gibb 如工作狂般的付出,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回覆刪除
  5. Too Much Heaven, How Deep Is Your Love這兩首歌的主唱是Barry Gibb我是知道的,而我說喜歡Robin的假音就是想指他的和聲。不過正如你說在這種經過混合過的聲音,可能真的分辦不出誰是誰?不過Maurice的聲音比較低沈,Robin則比較高音,所以直覺上認為那個我喜歡的假音和聲就是Robin了。
    (註: 其實我不太懂音樂,純粹是以一個觀眾/聽眾的角度來說,又或者因我偏愛Robin,所有我認為美好的東西都歸他所有了)。

    小時候我也沒有看過他們演出的影片。最近不斷上網觀看他們的music video,concert等等,發覺他們在台上站立的位置好像永遠不變。三人在台上都有不同的風格,Barry的說話最多,很有大哥哥風範;Robin則全神貫注地唱,他那掩耳唱歌的獨特台風,雖然感覺怪怪,但倒令我很著迷,而且他是三人中唯一沒留鬍子的,也就顯得與別不同了;Maruice經常會做些攪笑動作,很會帶動現場氣氛。不過無論是concert或是music video,似乎很少見到他們的舞姿,就算唱一些如Stayin’ Alive 這麼節奏强勁的歌,都只是略為擺動身驅而已。反而在You Win Again的music video中看到他們多一點的舞姿(可能是刻意編排過),倒令我感到有點驚喜!始終跳舞都不是他們的專長吧。個人覺得如以現今樂壇的舞台表演方式來看,或許會有人認為有點兒美中不足。但我倒覺得他們完美的三重唱合音及音樂才華足可以彌補這點兒的不足了。

    說到三人的外貌,Robin與Maurice雖是孿生,但兩人從說話聲線以致外貌上都不太相像。年青時的Barry最帥,十多歲時的Robin齙牙,樣子怪怪的,Maurice則最早禿頭。我覺得他們在顛峰時的外形最好看,可能真的是人愈紅就連樣子都變得愈帥吧。

    不過,他們隨著年紀愈長,無論外形及演唱方面,都似乎顛峰不再。Barry中年身形開始發胖,樣子跟年青時有很大的分別;他的假音,正如你說的[假]得很勉強;而Robin擅長的高音也飆不上去了。不得不慨嘆一句: 歲月摧人!

    話雖如此,但才華是會跟你一生的,他們後期的作品都很值得欣賞。如: This is Where I Came In, Ellan Vannin (不知是否他們為讚揚其出生地Isle of Man而特別演唱?),甚至Robbin的遺作: Don’t Cry Alone等等都是佳品。

    至於他們後期的作品,不知Fafner前輩以後會否逐一介紹? 期待!





    回覆刪除
  6. 雖然Barry的假音被視作Bee Gees的代表,但其實Robin也常在一些曲目中表現他的假音,最讓我驚豔的是Spirit專輯中的Living together,其中一段就是Robin的假音Solo,起初以為是Bee Gees feat哪個女藝人,因為真的非常的像女聲,跟Barry的假音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文章提到的三人對於人聲的利用發揮到極致,不僅是早期用原音的合聲,開始使用假音之後更是將他們的音樂融合得更豐富、多元,可惜到後期Robin似乎是為了保護喉嚨只要是現場演唱都封印了他的假音,如Alone的副歌,而Maurice是我覺得三人裡面音樂天分最出色的,連John Lennon都讚嘆Mo能輕鬆駕馭多種樂器的能力,雖然Mo主唱的機會不多,但沒有他的存在,Bee Gees的音樂不會這麼經典,尤其是他們unplug唱現場的時候,Mo和聲的重要性就更為突出,這也是我認為當Mo去世之後Barry跟Robin無法再繼續合作的關係;所以回顧他們在巔峰時期的現場演唱會影片時真的很希望能現場體驗那驚人的感染力!!(尤其是Spirit tour的Staying alive聽到會起雞皮疙瘩!!!)

    回覆刪除
  7. 非常同意Masin提到Barry與Robin的假音相比是截然不同的說法。以我的感覺是Barry音域較厚,唱假音時也顯得比較尖銳,很容易聽得出是男唱女聲的假音;而Robin音質較高,所以他唱假音時就像女聲一樣。由於他擅長高音,有時我也真的分辦不出他唱的是高音還是假音,像Juliet這首就是了! 至於Alone副歌部份,我看過演唱會影片,倒不覺得他是用假音,(因我沒聽過原音唱片,所以不能比較),只聽到他的聲音還是飆得很高,感覺是跟唱假音沒大分別吧!

    其實Bee Gees跟本就是三位一體,每一位都有其重要性及存在價值,這世上最完美的三重唱合音,缺少任何一方都已經不再完美,餘下的再合作已經沒有意思了!


    回覆刪除
  8. 我記得我高中時每天放Barry的假音,我實在太迷這聲音了,也愛學Barry唱歌。那時候,我哥哥說這聲音像"乩童亂叫"(不過他幾年後告訴我他錯了);我還是覺得發明出這聲音實在太了不起了。
    看了Fafner兄的翻譯,才警覺得這首歌的歌詞多麼好!我認為許多Bee Gees的歌詞都特別好,我一直猜想Robin該是多數作詞者,畢竟他寫出了I started a joke 啊...多數的猜想,都在Fafner這裡得到了回答,衷心感謝。

    回覆刪除
  9. 一、有關Bee Gees的音樂及分工、演變,Fafner大之前的系列專文都有詳盡的介紹,我是非常同意的。

    二、60年代的Bee Gees音樂,偏重抒情、民謠,特色是「合音」,但光就美國市場,同樣的樂團也為數不少,要能繼續走下去,Bee Gees光靠這樣的風格,顯難以為繼,1970年「Lonely Days」的尾段、1971的「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明顯看得出轉變,但是然後呢?70年代曲風遠比60年代更要多元奔放,我們目前所瞭解的流行樂各種類型,於60年代發芽萌起,70年起就開始發揚散播了。Bee Gees歷經探索,逐漸發展出的「假聲」唱腔,在因緣際會下,獲得了成功,也讓他們晉級到一流樂團地位。

    三、我曾在留言版就歌手地位作了簡短分類,如次:
    A天字輩(天王、天后、天團):歷史留名、創造紀錄、引導風潮、帶動流行、長紅銷售。
    B明星:一言以敝之,達不了天的明星歌手、樂團。
    C紅歌手(樂團):上得了銷售排行榜(Top10是最低標準)、有開演唱會、出精選輯者。
    D歌手(樂團):就是一般職業歌手(樂團)。
    如果再拿單曲、專輯排行榜及銷售記錄作比較,1971「How」稱冠後,Bee Gees大概在C紅樂團程度,畢竟在專輯銷售還沒拿下「白金」。1975年嘗試「假聲」後,兩張暢銷白金專輯「Main Course」、「Children Of The World」打下江山,並產生四首Top10(包括兩首冠軍曲)
    ,在熱門榜已是明星級藝人,它們還差一張冠軍專輯,才能登「天」。1978年原聲帶「Saturday Night Fever」達陣,1979年全新錄音作品「Spirits Having Flown」確定地位。果然,在1997年進入「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比同時期的The Eagles、Fleetwood Mac、Queen、ABBA都要來得早。

    四、也因為「假聲」唱腔的成功,所以要討論Bee Gees,1975年到1979年這段時間的作品,的確是重要的環節;畢竟有很多樂迷是把假聲歌曲當作入門啟蒙!這麼說吧,60年Bee Gees的特色是「合音」,70年全盛期的Bee Gees,就是「假聲+合音」,請注意,「假聲」於該團變成了「孤門獨市」,作品更犀利,立基點更穩固。

    五、「假聲」,其實每一個人都會,它只是發聲的技巧而已,重點是好不好聽。大凡女性要要比男性發揮的效果好,這是生理結構關係,改變不了的。就流行歌曲而言,假聲畢竟不是原音,所以普遍用在轉折修飾,怎樣的人在唱歌方面使假聲效果較好?高亮的音色,寬廣的聲域,深沉的肺活量,厚實的鼻(頭)腔共鳴,具有這些要件,基本上就是會唱歌的料子,開發訓練一下,假聲的使用會較順手。那能運用假聲唱完整首嗎?別鬧了,因為「假聲」是「假」的,所以僅運用在一些歌曲的轉折表達,硬要唱全首,當然行,不好聽阿!誰會幫忙出唱片?但在流行樂壇,有一號人物就是可以,Barry Gibb是也。有一個組合就是可以協唱出這種假聲流行曲,Barry、Robin、Maurice Gibb三兄弟。

    六、我在高中時期,對Bee Gees這類假聲歌曲到底誰是主唱,一直搞不清楚。那個年代,沒電腦、沒網路、沒影音視頻,資訊只有文字資料。我起先以為是Robin,因為他的頭髮最長、最飄逸,主唱應該就是這款,且資料說他是主唱,後來我知60年代歌曲中,那種高音微抖的獨特腔音正是他,那就確認了。彼時的文字都沒把三兄弟介紹很清楚,反正就一個Bee Gees團體便是。但之後,我又限入迷惘,因為Barry也是主唱,樂團老大,靈魂人物,這下……….??? 過了好幾個年頭,透過視頻及一些更完整的資料,答案揭曉-Barry Gibb是主唱,Robin、Maurice都是合音。

    七、就我的觀察,Barry、Robin、Maurice都會假聲,Bee Gees被譽為「假聲團體的佼佼者」,非假,而演繹這些歌曲所運用的的假聲也都是真的。但分工很明確固定,Barry「假聲主音」,Robin、Maurice擔當「假聲合音」,Barry的功力最高,能唱完全首,這是勝利方程式。

    八、Robin的角色很多人會有趣。先弄清楚這三人的音色,Barry清澈嘹亮,Robin高昂微抖,Maurice厚實成熟的中低音;基本上,就先天條件來說,會使點「假聲」根本不是難事;而這種聲腔組合,也奠定了優美「合音」的基礎。Robin獨特的嗓音,樹立了無可取代的「辯識度」,頗多樂迷很折服60年代Robin主音那種「近華麗悲愴的花腔」。進入「假聲」時期,Barry是惟一主唱,Robin轉而擔當「合音」,仍然精彩。說實格的,這些曲目的合音是讓你細聽不出的,與一般的二重唱(三重唱)又不同,能聽得出高、低音部(如Simon & Garfunkel)。先決條件是讓歌曲製作的完美,吾人常聽「聲線密合」即為此理,合音的目的及相乘效果也在於此。Robin當合音又如何?勝利方程式就在那兒!真要細聽Robin的「合音」,要非常耐心及細心,記住他那辯識度極高的原音,在How Deep Is Your Love、Stayin' Alive、Too Much Heaven、Tragedy這些主要歌曲中的合音,都可聽出一些高抖的假聲,但因終屬合音性質,不會讓你吸收太多的,但此等合音「化學相乘」確保了三人合音的強效。

    九、年齡是假聲運用的武器及障礙。這麼說吧,一位20歲曼妙少女講話聲,我們總會這樣形容:「鶯啼燕語」、「黃鶯出谷」,但過40歲之後呢?唱歌亦復如此,大概以10年為一期,隨身體老化而逐漸退化,假聲更是損耗最巨,這是殘酷的現實,也是樂迷需認清的體諒。Barry大3歲,1977年分別是31、28歲,真是巔峰期阿,假聲運用爐火純青呢。1987年,東山再起之作「You Win Again」,已41、38,剛好10年,原音都沒問題,假聲仍在,但已不及70年代。Bee Gees在1976年以後,有四場重要演唱會,分別是1976年「Here at Last Bee Gees」、1979年「Spirits Having Flown Tour」、 1987「One For All」、1997「One Night Only」。不用想也知道,1979年這場是最佳狀態,1997「One Night Only」是正式發行演唱專輯,年51、48,又是10年,進錄音室沒問題,但唱現場的假聲又不如1987年。進入21世紀,年齡來到55、52歲,原音也還好,但假聲狀態只會削弱。

    十、探討年齡問題後,我要提出Robin的假聲合音,一般認為是退化較嚴重的。Robin在1983年單飛的「Juliet」,極為精彩無比,有真音也有真假音切換,高亢華麗無雙阿。據此,就可以回想起在70年末期他的假聲合音是多麼犀利。但近入90年代以後,他42歲,的確很少運用他的天賦假聲在幫和了;倒也不是說完全喪失,而是退化或只能參與一部份,但他的原音還是沒有問題的,唱起60年代成名曲,照樣撐住場面,滿足樂迷需要。假聲這方面的維持,實在很難說,年齡、保養、健康、生活等,都有關係吧。

    回覆刪除
  10. 在我聽 Bee Gees 的歌之前,家裡就已經有一張他們演唱的海報,那是我哥工藝課「裱褙海報」的作業;那個時候,他也沒聽過 Bee Gees 的歌,只知道這支樂團很有名,就選了那一張。

    從海報上看來,我以為禿頭的 Maurice 是沉默的大哥、外表白淨的 Robin 是愛現的主唱小弟,而最遠一端彈著吉他的 Barry,是最沒特色的老二——我要等到後來買了 Bee Gees 的套裝卡帶後,才曉得我錯的有多離譜!

    在 Bee Gees 比較早期的作品中,有時 Barry 和 Robin 的聲音不太好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的差異日漸加大,到了 Barry 發展出假音唱法後,幾乎主唱了所有歌曲,Robin 在演唱上的重要性也就大不如前了,這也是我一直感到很遺憾的。

    許多資料都顯示,Bee Gees 在七○年代末以假音為主的專輯裡,甚至許多歌曲的假聲和音,也是由 Barry 一手包辦的。在現場演唱時,某些真、假音交疊的部分,亦從沒看過 Robin 代替 Barry 演唱假音,反而 Maurice 曾經代唱過。

    Living Together 曲中 Robin 的「假音」,其實和他本來的音色還頗為接近,感覺又像只是在飆高音。而且假音主唱,難的是要以此種發音方式來演唱整首歌曲,還必須表現歌曲所需的感情與力道,這和只唱個幾句,或是在背景當和聲的要求不同。而我總覺得,Robin 並不特別希望自己成為另一個假音演唱者,或許這是出自 Robin 曾經身為主唱的「尊嚴」。

    當然,這更可能只是我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原本以為唱假音的是 Robin,但到後來,我反倒不希望 Robin 也唱假音,因為 Robin 的聲音太有特色了,他不需要特別的改變,而 Bee Gees 有一個人會唱假音,就已經足夠了。

    阿湋兄所說的,和我的想法也相當接近,我一直覺得 Robin 是三兄弟中最有創意,也最有文采的人;海天兄的分析,一如以往,值得細讀深思。很感謝大家對此文的留言,每一則都讓我覺得獲益良多;我一人的觀感和看法總有限度,期待諸位深藏不露的版友們,能給予更多回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週末的狂熱》憶往及雜感

五月一日:Bee Gees - First of May

胡扯瞎說:Bee Gees - Jive Tal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