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Bee Gees - First of May

有些歌曲,在發行之初不是很受歡迎,也就是說沒能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曲;但是它們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越經咀嚼,就越能體現其雋永甘妙的滋味,因而成了代代傳唱的經典曲。

First Of May - Single我覺得,Bee Gees 1969 年的 "First of May" 就是這樣的一首歌曲。

美國成績令人失望

"First of May" 出自 Bee Gees 重返英國後的第四張錄音專輯 "Odessa",是該專輯的首支主打單曲。雖然此曲在英國榜得到排行第六名,在德國第三、荷蘭第二,看起來還相當不錯,但是在美國 Billboard 排行榜,於連續兩首 Top 10 單曲之後的這首新專輯主打歌,只以排行第三十七名坐收,是個令人非常失望的成績。

1971 年的英國電影《兩小無猜》(Melody),採用了不少 Bee Gees 這個時期的作品當插曲,而這首緬懷兒時初戀的情歌,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首。《兩小無猜》在英、美兩地的票房並不好,卻意外地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大受歡迎,而電影當中的歌曲,也在電影走紅的地方成了影迷耳熟能詳的「名曲」。

Billboard - 1969-04-19以台灣為例,許多老樂迷是把 Bee Gees 和《兩小無猜》劃上等號的。在《兩小無猜》之前,Bee Gees 只不過是另一支「英倫入侵」的少男樂團;而在《兩小無猜》之後,Bee Gees 成了電影中那股純真、浪漫氣氛的代言人,他們的歌曲也就變得更溫馨、動人了。

Robin Gibb 的嘔心瀝血之作

但這首由 Barry Gibb 所主唱的歌曲,卻也是讓 Robin Gibb 憤而離團的導火線。

整個 1968 年年底,Bee Gees 全力投入他們新專輯 "Odessa" 的錄製工作,他們想灌錄一張經典傑作。

"Odessa" 專輯以同名歌曲 "Odessa (City on the Black Sea)" 開場,這首長達七分三十三秒的史詩,是 Robin Gibb 嘔心瀝血之作。

"Odessa (City on the Black Sea)"  (奧德薩——黑海上的城市)的靈感來自一本旅遊手冊,Robin Gibb 以這個位於黑海的烏克蘭港口為題,講述一件發生在 1899 年情人節時所發生的海難:英國輪船維洛妮卡號(Veronica)在波羅的海失去了蹤影,船長李察遜(Captain Richardson)是唯一的生還者,他獨自一人隨著冰山飄流,一邊思念著他留在赫爾市(Hull)的妻子,一邊想著要如何回家。後來,一艘經過的船隻告訴他,他在家鄉的妻子已經移情教區的牧師,並跟著牧師搬到了芬蘭。

海上悲劇

Odessa - inside我不清楚歌曲中提到「奧德薩」是何意義。或許,經過的船將他救到了奧德薩,但從歌曲中又覺得船長應該是選擇繼續飄流……總之,這是一則愛情悲劇,命運拆散了一對恩愛的夫妻,這個故事和 2000 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浩劫重生》(Cast Away)還頗為類似。

專輯中的歌曲,可視為是李察遜船長「意識流」下的一連串回憶與奇想,雖不是每一首都與這個故事有關,但多首圍繞在「得不到回報的愛情」這個概念下的情歌,和幾曲氣勢磅礡的演奏曲,一同構成了這張帶著悲劇色彩的海上史詩。

"First of May" 是這套專輯的最後一首人聲演唱曲(其後接著的終曲 "The British Opera" 是首演奏曲),是故事的最後一小片拼圖,唱的是最初與最美的初戀。這段初戀,同樣也是因女孩的移情別戀而結束,留下的是永無止盡的遺憾。

第一首單曲的選擇

原本 Bee Gees 要以 "Odessa (City on the Black Sea)" 為第一首主打歌,他們甚至打算將長達七分半鐘的歌曲,拆成兩部分放在單曲唱片的 A、B 兩面來發行,不然就是和 Beatles 的 "Hey Jude" 一樣,發行為七吋的加長版單曲唱片;但這個想法並沒有付諸實施,因為他們不想讓人認為他們在追隨「長單曲」的潮流。

最後的兩首候選曲,分別是 Barry Gibb 主唱的 "First of May"和 Robin Gibb 主唱的 "Lamplight"。當經紀人 Robert Stigwood 決定首支單曲為 "First of May" 之後,Robin Gibb 大怒,他認為他的付出沒有得到該有的肯定,不久之後他就決定脫團,以個人名義闖蕩樂壇。


↓ First of May。

 

First of May

(Barry., Robin. & Maurice Gibb)

When I was small,
and Christmas trees were tall,
we used to love while others used to play.
Don't ask me why,
but time has passed us by,
some one else moved in from far away.

Now we are tall,
and Christmas trees are small,
and you don't ask the time of day.
But you and I, our love will never die,
but guess we'll cry
come first of May.

The apple tree that grew for you and me,
I watched the apples falling one by one.
And I recall the moment of them all,
the day I kissed your cheek
and you were gone.

Now we are tall,
and Christmas trees are small,
and you don't ask the time of day.
But you and I, our love will never die,
but guess we'll cry
come first of May.

When I was small,
and Christmas trees were tall,
do do do do do do do do do...
Don't ask me why,
but time has passed us by,
some one else moved in from far away.

五月一日

(貝瑞、羅賓與模里斯.吉布)

當我人還小
而聖誕樹很高
我們相戀,旁人還在玩耍
別問我為什麼
那時光已經不再
從遙遠的他方,搬來了第三者

現在我們長高了
而聖誕樹變得矮小
你也不會再問時間
但你和我,我們的愛永不消逝
想必我們都會哭泣
在五月一日來到之時

那為我倆種下的蘋果樹
我看著蘋果一顆顆地落下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每一片刻
那一天我親吻你臉頰
而你離我而去

現在我們長高了
而聖誕樹變得矮小
你也不會再問時間
但你和我,我們的愛永不消逝
想必我們都會哭泣
在五月一日來到之時

當我人還小
而聖誕樹很高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別問我為什麼
那時光已經不再
從遙遠的他方,搬來了第三者

中譯:Fafner


↓ “First of May” 配上《兩小無猜》的電影畫面。

創作背景

「Barry 和我一同坐在鋼琴前,」Maurice Gibb 說,「我開始彈著和絃,Barry 就跟著唱著:『當我人還小,而聖誕樹很高,』我和他就這樣一路彈唱下去……我們以單人聲加上鋼琴錄下了試唱帶。 回到倫敦的錄音室,在原先的鋼琴音軌上又加了點東西,Barry 的歌聲仍舊保留了下來,只重唱了一小部分。加入的合唱和管絃樂伴奏,全都是從這個鋼琴音軌發展出來的。」

320px-Great_Pyrenees_Mountain_DogBarry Gibb 而言,「五月一日」並不是與戀情有關的紀念日。

「那是巴納比(Barnaby)的生日。」Barry Gibb 解釋,「當琳達和我初搬進聖保羅大教堂附近的一間公寓時,我們養了一隻大白熊犬,並取名為巴納比。這首歌的構想就源於此。很遺憾地說,狗已逝去,但歌曲長存。」

琳達(Linda Gray)是 Barry Gibb 的第二任妻子。Gibb 一家似乎都有早婚的傾向,Barry 在回英國的四個月之前結了婚,並帶著妻子一同來到英國。但 Robert Stigwood 認為 Barry 具備偶像的條件,故對大眾隱瞞他已婚的事實,為了不嚇跑 Barry Gibb 潛在的女性歌迷,這對夫婦必須避免同時出現,甚至被迫分居,兩人日漸疏遠,不久之後這段短命的婚姻就結束了。

所以這首歌曲,也算是 Barry Gibb 正式獨立成家的一個紀念。

歌詞分析

歌詞以「聖誕樹」的不變,來襯托出人隨年齡增長在外觀上的改變,更暗喻著人心隨著時間流逝而轉變,進而強化了「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懷舊氣氛。

這首歌一直強調的,是「時間」這個變因。副歌的 "and you don't ask the time of day" (你也不會再問時間)一句,是很可愛的描寫,可看出小女生對男主角的依賴,也交待了這小女生的的年紀,應該是比男生要小,兩人在一起時她連時鐘也不會看,故需常常問小男生「現在幾點」。另外,這句也包含了小孩子急切地想要長大,希望時間能過得快一點的期待。

小女生不需再問時間,也或許是不需再問男主角時間,而改問那來自遠方的第三者。

情荳初開的童稚戀情,對象多是街坊鄰居的玩伴,鄰居的搬入與遷出,是小孩子最初面對的成長與離別,「從遙遠的他方,搬來了第三者」是第一段的結束句,也是歌曲的結束句,像懸疑電影般地帶著不詳的氣氛。


↓ Maurice Gibb 在此曲流行時,剛和英國的玉女偶像歌手 Lulu 結婚,兩人在 1973 年分手。2002 年,Maurice Gibb 與 Lulu 一同合唱這首 “First of May",為此曲留下了一個意義深遠的版本。

演唱與編曲

"Odessa" 專輯先在紐約創作、錄音,後回到倫敦的 IBC Studios 錄製完成。吉他手 Vince Melouney 在紐約的錄音告一段落後,就因理念不合離開了樂團,他一直希望樂團能走比較搖滾、藍調一點的風格,但 "Odessa" 專輯為了營造出史詩般的恢宏與壯闊,主要以原音吉他和鋼琴,來搭配陣容浩大的管絃樂組,因此他覺得有志難伸。

Barry Gibb 在 "First of May" 歌曲中,重現了他 "Words" 的溫柔唱腔,而情感的收放顯得較為含蓄且內斂,把對初戀的那股依戀和感傷,詮釋得恰如其分。負責編曲的 Bill Shephard,則以豐富的絃樂伴奏做為歌曲的催化劑,歌唱和配器的完美搭配,造就了一首百聽不厭的經典。

翻唱這首歌的歌者很多,這股翻唱風在亞洲地區尤為風行,而音樂劇的天后級巨星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也是此曲的眾多愛好者之一。

留言

  1. 太棒了,圖文並茂,還有解析的也很棒,很喜歡這首歌樸實卻淡淡青春哀愁的情感。謝謝你的這篇介紹

    回覆刪除
  2. 在我初聽這首歌時,總覺得太過平淡了,比起「兩小無猜」電影原聲帶中,In the Morning 那股清新童稚之情,或 Melody Fair 的優美和音,顯得不是特別突出。但多年下來,卻覺得此曲越聽越有味,一抹淡淡的、若有似無的悵然,靜靜地在心中滋長,就像是那棵蘋果樹一樣……

    回覆刪除
  3. 一、Fafner的這篇「First of May」雖是去(2012)年專文,但我是頗有感覺的,因為理面有提到「Melody」這部電影及Lulu露露,而Lulu又容易讓人聯想到電影「To Sir, with Love」及歌曲。

    二、就「First of May」此曲而言,Fafner的回應留言,恰是我的想法,無從補充了。我在數年前看到Maurice Gibb 與 Lulu 一同合唱這首Live版本的視頻,真是「感動、驚奇、好聽」 阿!1、一對離婚的夫妻隔了近卅年,再次現場合唱,真是意義深遠,雙方態度是那麼成熟、大方、自然,再次留下彌足珍貴的記憶。
    2、此為少見男女對唱版本,原來也可以這樣編排演譯,極是好聽。
    3、Lulu在60年代就已是成名玉女歌手,年紀輕輕就以成熟渾厚的唱功著稱,爆發力十足。年過50仍見其歌唱實力,真讓我讚歎;Bee Gees中相對較不起眼的Maurice 也是能唱的,礙於樂團整體規劃,自是較少在「lead vocals」方面發揮。

    三、我想淺談「Melody」(兩小無猜)、「To Sir, with Love」(吾愛吾師)這兩部電影,補充:這兩部的中文片名譯稱極佳,在80年代以前,都有一定水準,不像現在的良莠不齊。

    四、「Melody」(兩小無猜),1971年:
    1、先談一下70年代的台灣,看電影是最主要的消遣,涵括了家人、同學、朋友、情侶等不同對象,所以電影院即成為集會、娛樂、社交、連絡的重要場所。這些電影院可不是現今所見商場綜合大樓的多廳式影城,全都是大型一樓專門戲院,而且只放單一影片。以我家鄉高雄市左營區為例,全盛期就有8家,不可思議吧。在我國中、高中時期,台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60年代以前的一些知名影片,再次重新上映,而且是比照首映規格,從台北龍頭院線偕全省大城市主要戲院聯映,我印象較深的就有「亂世佳人」、「十誡」、「羅馬假期」、「桂河大橋」,「真善美」、「殉情記」…等,很奇怪,賣座都很好耶,有些都還爆滿呢!有部份影片比不上前述名片,但仍符合台灣民情口味的也會重映,「兩小無猜」即是,我應是在國一或國二看的。
    2、我的記憶是不錯看,頗有「滿滿的感覺」,動聽的插曲、童話般的情節、平淡生活的小片段、可愛清純的童星等,「清新」一語足以形容全貌(影、歌皆是)。
    3、那時不識Bee Gees,年長後,很佩服該團的歌曲那麼巧妙連接在電影情節中,曲調與節奏亦如斯相和,怎麼感覺有在看「音樂故事」Video的Fu?的確,在「週末的狂熱」未出之前,「兩小無猜」幾與Bee Gees劃上等號。
    4、Fafner有提到此片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大受歡迎;沒錯,在台灣也是很捧場的,那個年代的觀眾大概都識此片。我有發覺到,早期的西洋電影、歌曲所引起的共鳴,日本、香港、台灣都很一致,而日本、香港、台灣相當程度就代表亞洲了。日本在60、70年代就已是經濟強國,是歐美進入亞洲的必經門戶;香港為英國屬地,本為國際大城;台灣再次之;南韓呢?說實話,不要說70年代,就連80年代中期以前,它還真不是什麼「咖」(今昔對比,差很多,感慨之);中國大陸則還是蘇聯共產國際,也仍在搞文革;東南亞國家普遍政治經濟動盪落後,在流行娛樂上,台灣就真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五、「To Sir, with Love」(吾愛吾師),1967年:
    1、就我而言,部份60年代歌曲聽起來,只能用「懷念老歌」來形容,並非不喜歡,而是那個感覺離我稍遠,有距離(就像80、90年來聽70年代流行歌一樣),但Lulu唱的「To Sir, with Love」卻讓我喜愛;可聽得出不像70年代曲風,但確無成見般的距離(Simon & Garfunkel的The Sound of Silence也是,……不列舉了),自然會關心起Lulu、Bee Gees的Maurice與這部電影。
    2、電影「吾愛吾師」知名度甚高,也由於其教育的主題,它比「兩小無猜」更受一般人推介,且有冠軍曲加持,更像一部「經典名片」。但我少時未看此部,一直到年近40才有機會觀賞,說實話,看畢後沒有預期的好。也許因為自身年齡緣故,總覺得電影步調緩慢,導演運鏡剪輯沉滯,情節鋪陳未見新穎,頗猶豫是否仍將其視為「經典名片」?但畢竟我已隔35年觀影,此種時代的差異性,定有觀點落差;如時光倒流,也許我也會看得深自動容,立誓「視師如父,發奮向學」也不一定呢?!

    回覆刪除
  4. 海天兄所言的電影院文化,我留下的是很小時候的印象。那時家附近的電影院都是上映國片,每家電影院還有所謂的「某某院線」之分,我所居住的士林區,方圓一公里之內就有光華、士林、民族、立峰、陽明等戲院,每輪電影都在打對台,真是非常熱鬧。要看大製作的熱門洋片,就要往西門町跑,對我而言那是另一個世界了。

    在那個沒有錄放影機的年代,要見識到經典老片,只有上電影院,別無他法。應該是「賓漢」在重映時,我在報紙上看到廣告,廣告雖然只有小小的一塊(那時的電影廣告都一樣),但大大的賓漢兩個字,下面還有羅馬戰車奔馳,什麼「氣勢磅礡、劇力萬鈞」等形容詞,我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學到的吧!

    「兩小無猜」和「吾愛吾師」有個共同點,就是兩部皆是英國的電影。英國的小學生和英國的中學生,和我們平常所看的美國電影裡的學生們並不太一樣,或許就因為如此,使我對電影情節無法產生太大的共鳴。我認為,光就電影本身而言,這兩個故事並不特別引吸我——但這也是多年前所留下的印象,或許現在再看,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會。

    To Sir with Love 歌寫得好,Lulu 唱得也好,1967 年的年終冠軍曲,光就電影和主題曲的成就,是要比「兩小無猜」高上許多的。

    回覆刪除
  5. 一、談起電影院及電影廣告,還有一些是可以補充的。

    二、大學時期我已在台北,離士林頗近,想當然爾,士林是常去的地方。其中士林戲院專映西洋片,且是一票兩片的二輪戲院,我個人很喜歡這種「一票兩片」的西片戲院,又不清場,環境設施也不會太差,伴了我一段好長時光;士林地區還是以陽明、光華這兩家為首,尤其陽明就位處士林夜市,是有名的約會或等人的地標。

    三、70年代的中西電影宣傳,還是以報紙為主,這又區分目前上映影片及預告片。那時的報紙在地方版都會有一整頁電影放映廣告看板,不管是海報圖像及文宣字樣,以現在來看都很有紀念性。是否賣座?可觀察過了一個月電影看板首輪戲院下檔更換了沒(或者騎車、坐公車經過)?騙不了人的。幾部我認為很賣座的電影,國片有「梁山伯與祝英台」(重映片)、「楚留香」、「倚天屠龍記」、「醉拳」、西片有「亂世佳人」(重映片)、「大白鯊」、「星際大戰」、「海底城」、「野雁突擊隊」等,首輪戲院看板大概都有超過一個月,所以我才記得那麼清楚。但這些台灣賣座影片中,不要說現在,以90年代眼光來看,都覺得還好而已,可見時代變遷的快速,而電影的創新進步更是令人目不暇給。

    四、報紙的預告片也是有趣,大概就長方格一小塊,白底黑字,沒有彩色,隨處充滿懸疑性。
    1、比如映前2週,理面都無內容,直接就只有幾行字「今年最受期待的電影」或「被譽為美國近十年來最偉大的史詩巨片」,期待吧。
    2、映前10天,「導演、主角公布了,但只有文字,片名及真正海報還是沒上」。
    3、映前一週,「真正答案的片名、海報及聯映戲院----揭曉」。
    4、映前三日,「還有三天!」。
    如果搭上奧斯卡金像獎,那更是大作文章,映前2週,先上提名的幾樽金像獎座,其他都先保留著,如真有提名超過7項者,那擺起來的氣勢很嚇人的。有幾部提名多項的片子,預告都這樣搞;1976年「螢光幕後」、「洛基」都是10項,1977年「轉捩點」、「茱莉亞」11項,1978年「越戰獵鹿人」、「上錯天堂投錯胎」9項,1979年「克拉瑪對克拉瑪」10項、「現代啟示錄」8項。票房如何呢?好像也普普而已,「洛基」要好一些。「轉捩點」提11項,得獎掛零,全數敗北,很扯。記憶中,我對1977年的「奪橋遺恨」有很深刻印象,廣告預告作很大,「最偉大的戰爭史詩鉅片」、「預料將問頂奧斯卡史上最多獎項」等,搞懸疑了近二週,那時我都在猜,一直等「放榜」。說真格的,此片的確是高預算,大場面,名導演再加上一大堆大牌明星,且又是60、70年代以來很有市場的戰爭片,是很有資格作這樣的宣傳造勢,但映後評價也無甚高超,起碼過10年後,當初「被譽爲電影史上的超級戰爭巨片」也沒人再提起,應不算經典名片了吧?!至於預料中的的奧斯卡呢?一項提名都沒有,還當真?

    回覆刪除
  6. 我在唸國中前就搬離了士林,不知士林戲院變成以播放洋片為主的電影院。光華戲院我從小跟母親去買菜時每天經過,陽明那一帶屬於士林夜市,只有假日比較有機會去,附近小巷子有家畫戲院看板的,有時可以看到畫師在畫要上檔電影的看板,算是一種搶先獲得資訊的途徑。

    我印象中,陽明戲院充滿了夜市的感覺,而光華戲院比較寬敞明亮,空氣中還混有爆米花的香味,從小就覺得,電影院就該如光華那樣。

    回覆刪除
  7. "Odessa" 應指古希臘荷馬史詩 "ODESSY 奧迪修斯". ODESSY 是"伊利亞特" 的續集, 上集講述特洛伊城因為美人海倫而被滅的故事, 下集則是有份攻打特洛伊的英雄奧迪修斯流浪的經歷.

    奧迪修斯本來是別國國王, 由於得罪了海神, 於是海神要令他在海上飄流十多年. 他的妻子PENELOPE 皇后在他走後, 一直被追求者滋擾, 迫她改嫁(因為大家都以為奧迪修斯已死). 為了拖延時間, 皇后開始織布, 並且說出"假如完工便會再嫁".背後偷偷的拆掉織好的部分. 故事最後是國王歸來, 殺掉追求者, 大團圓結局. 二人的兒子在國王離家遠征時仍在褓姆, 到歸來時已是成人.

    回覆刪除
  8.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9. 感謝版主的分享和關於這首歌的豐富資訊,小弟也覺得 "and you don't ask the time of day" 是句很可愛的歌詞,不過對其意義,卻有不同解讀,希望能與版主交換一下意見。
    一開始,小弟是覺得這句話表示女主角已長大成人,不再有門禁,不需趕著回家,所以不需要再常常問男主角時間。
    不過後來又覺得這似乎與 Christmas Tree 的情境有些相違,後來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覺得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當主角還是孩子時,對 Christmas 總有許多迫不急待,所以總在問「現在幾點了?」所以這句歌詞正象徵童稚的心早已消逝吧。
    以上是個人淺見,不知版主看法如何?

    回覆刪除
  10. 兩個多月前,看一場話劇,劇中用 First of May 此曲,亦引發我初中生活的回憶。那時或1971,跟同學一齊去看 Melody (香港譯名叫 兩小無猜)。那時中學在粉嶺,要坐火車近一小時才到九龍市區。那天刚好學校運動日,一班人偷溜出來看這電影。

    轉眼已近半世紀,此曲已遗忘。看完話劇後回家上網揾這歌資料,咁巧合遇上 Fafner 這詳細介紹!多謝。

    回覆刪除
  1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2. Good translation. Good insights. Thanks for sharing.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週末的狂熱》憶往及雜感

活下去:Bee Gees - Stayin' 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