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08的文章

Piper, Piper - James Galway & Sylvia

廣告歌是最惡毒的,不管你喜不喜歡,只要它猛打,你不被它洗腦都很難。所以現在我看電視,大部分時間都轉靜音,拒絕讓某些庸俗的歌曲,成為我排除不掉的夢魘。 而另一方面,年紀大了,就愛懷古,懷念過去美好的時光。啊,那個充滿希望與憧憬的年代,連廣告歌都好聽得很呢!不光是廣告期間愛聽,還會特別要去找尋該曲的卡帶或 CD,來自願被洗腦。 James Galway and Sylvia 在許多昔日的廣告歌曲裡,「元本山海苔」的廣告曲,就是令我非常難忘的。但要在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首當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就叫 " Piper, Piper ",是由長笛手 James Galway 和鄉村女歌手 Sylvia 共同合作灌錄的,收錄在 James Galway 的專輯 " The Wayward Wind " 裡。 我知道出處時,已經有點晚了,所以一直買不到該張 CD。 Sylvia 我並不算太陌生,她的一曲 " Nobody ",是我很愛聽的歌,但這首 " Piper, Piper ",實在不算是她或 James Galway 的名作,所以在他們個別的選輯中也都沒有收錄,只能找尋原專輯才有可能。而偏偏該專輯,也不是 James Galway 的暢銷名片。 上到 YouTube ,試試運氣搜尋「元本山海苔」,竟然讓我找到當年廣告的影片,還有 James Galway & Sylvia 的原唱影片檔(畫面是放CD封面)。 想一同和我在悠揚的笛聲,和甜美的嗓音中回味從前嗎? ↓ 元本山海苔廣告。 ↓ Piper, Piper by James Galway & Sylvia 英文歌詞: Piper Piper ( James Galway featuring Sylvia ) He had a wooden flute they say His eyes sparkled when he played. He did a little dance Baggy shir...

Most of All You - Love Theme from “Major League"

圖片
這是 1989 年棒球搞笑電影《 大聯盟 》( Major League )的一首插曲,是劇中湯姆.貝林傑( Tom Berenger )和蕾妮.羅素( Rene Russo )兩人所飾角色的愛情主題音樂。 演唱的版本,電影中只出現一小段,於 Tom Berenger 駕「牛棚車」追蹤到 Rene Russo 家中時播出。雖然這部電影,最被一般人所熟知的,是查理.辛( Charlie Sheen )角色的出場音樂 " Wild Thing ",但我個人卻特別鍾愛這首抒情動聽的插曲。 幾乎無人知曉 演唱者是「 正義兄弟 」( The Righteous Brothers )的 Bill Medley ,他的前一首電影歌曲 " (I've Had) The Time of My Life " (from " Dirty Dancing ", 《 熱舞十七 》,請見「 下流的熱舞 - (I've Had) The Time of My Life 」),以及後來老歌重發的 " Unchained Melody " (from " Ghost ", 《 第六感生死戀 》),在 80 年代末期都造成轟動,而這首夾在中間的 " Most of All You " 卻幾乎無人知曉。 我個人為了找尋收錄有這首歌的電影原聲帶 CD,曾費盡不少心力,還託朋友去美國時幫忙尋找,可惜最後還是徒勞無獲。這張 CD 已經絕版多時,未來再發行的機會也相當渺茫,大概只能透過影片的 DVD 來欣賞了(此曲片中只出現一小段,但片尾 Ending Credit 時,倒是有播出完整版)。 以下是我從影片中剪下的。我沒有花太多心思去計算時間、配合畫面,只是抓幾個片段,湊足歌曲長度而已, 算是非常簡陋的 Music Video。 有段時間,可能和個人的體驗有關吧!每當我聽這首歌時,淚水總在眼眶裡打轉著…… 歌詞如下: Most of All You (Written by James Newton Howard , Alan Bergman & Marilyn Bergman) (Perf...

Always - From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這首由 Irving Berlin 所寫的歌曲,已經算是經典名曲了。創作於 1925 年,後來被用在 1942 年電影 "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 洋基之光 》,參見:「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 洋基之光 」),當成是男女主角的定情歌曲,同時也是片尾 end credits 時演奏的曲子。 我把電影中的這段片段剪出來,一方面可以欣賞歌曲,一方面也可看到 Gary Cooper 和 Teresa Wright 在片中談笑、共舞的演出。 ↓ " Always " - Music and Lyrics by Irving Berlin . Played by Ray Noble and His Orchestra and sung by Bettye Avery with Ray Noble on the piano. 英文歌詞非常簡單,附上我非常不專業的亂譯如下: ALWAYS (Written by Irving Berlin ) I'll be loving you, always (我會愛你,永遠) With a love that's true, always. (一片真情,永遠) When the things you've planned (你的理想…) Need a helping hand, (期人與共) I will understand, always. (我能善解,永遠) Always. (永遠) Days may not be fair, always, (天無多晴,永遠) That's when I'll be there, always. (我會長伴,永遠) Not for just an hour, (非僅一時) Not for just a day, (不單終日) Not for just a year, (豈只經年) But always. (但為永遠)

Impossible Dream - 不可能的夢

這是百老匯音樂劇《夢幻騎士》( Man of la Mancha )中最著名的歌曲,灌錄成唱片者,不計其數,最有名的,當屬音樂劇的原唱版本,由 Richard Kiley 演唱。以下是從 YouTube 找到的現場演唱: 前總統陳水扁,在 2007 年 9 月 6 日與華府「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進行視訊會談時,有特別提到這首歌,並唸出了這首歌的歌詞。以下是總統府提供的新聞稿裡面,關於歌詞部分的文字: (前面政治性 blablabla 省略……)   最後,本人要引用紐約百老匯音樂劇《夢幻騎士》其中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不可能的夢〉( The Impossible Dream ) ,來表達……(政治性 blablabla 中略)。   這一首歌是這樣寫的:「 要敢夢不可能實現的夢,要敢對抗無法擊敗的敵人,忍受那無法忍受的苦楚,奔向那勇者不敢前去的地方,改正那無法改正的錯誤,追求遠方的純潔與高雅。 」   「 當雙臂疲累不堪時,更要試著去靠近那遙不可及的星星。這是我的追求,不論希望多麼渺茫、不管目標多麼遙遠,我將毫無遲疑的為正義而戰,為神聖的使命而奮不顧身。」   「 我知道只要堅持對此榮耀的追求,當我躺下之時我心將永享寧靜,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好,受到輕視且滿身傷痕的人們,為追求那遙不可及的星星,將依然全力奮戰直到耗盡所有的勇氣。 」(後面政治性blablabla也省略……) 引用這首歌,應該不會是陳前總統的主意,不過他文膽的翻譯算是非常不錯的,至少上面的中譯,是我所見過最正確的。 1967 年,美國聯盟波士頓紅襪隊,在極度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得了該年美國聯盟冠軍,對此,波士頓球迷有個專有名詞,就叫做:" The Impossible Dream "。我不十分確定這是不是受到這首歌的影響,可以肯定的是,這齣音樂劇首演於 1965 年,時間點是蠻接近的。 這首歌的英文歌詞如下: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dream ...

Lili Marleen - 莉莉瑪蓮

圖片
小時候,我大哥有買過一張電影歌曲選輯,印象中裡面有《第一滴血》、《戰火浮生錄》,和《莉莉瑪蓮》等電影歌曲。 不知是錄音帶的標示錯誤,還是我自己看錯,我一直把《莉莉瑪蓮》這部電影,和一首一直不斷反覆、有點類似進行曲的旋律連結在一起,這個印象一直保留到現在,我只要一聽到那段旋律,想到的就是《莉莉瑪蓮》。 美麗的錯誤 這當然是錯的。我說的那個旋律,應該是拉斐爾( Maurice Ravel )的〈波麗露〉( Boléro ),是《戰火浮生錄》( Les Uns et les autres )電影裡的曲子。這個錯誤,我是在幾年前看了《莉莉瑪蓮》( Lili Marleen )這部電影之後才知道的。而 " Lili Marleen ",本是一首二次大戰時期的流行歌曲。 ↓ Lili Marleen (from the movie " Lili Marleen ") 關於這首歌,我在網路搜尋的過程中,先找到了一個由呂鴻賓所寫的「 誰演唱莉莉瑪琳 」這篇文章(作者呂鴻賓為了找這首歌,花了三十年!),然後從文章裡提到的線索,找到了《名曲背後的故事》這本書,也看到了當年介紹這首歌的文章。現在網路資訊發達,Wiki 百科全書查閱方便,類似的資料可說一搜即得,這種為了找歌找上三十年的傳奇事蹟,自然是不會再發生了。 我本想參考資料,自己寫文來介紹這首歌,後發現網路上早已有不少這方面的中文資料(大多是來自中文維基),再寫也只是憑添一篇中文翻譯罷了。 數學博士的音樂故事 《名曲背後的故事》,原是《中國時報》的一個專欄,作者是張百青。張百青是山東青城縣人,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兼修數學,先後在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完成數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執教於普大及澳洲荷巴與柏斯兩大學,之後,應清大之聘,回國任教,惜於一九七七年春因突發性心臟病逝世,年僅三十六歲。(以上錄自書中的作者介紹) 鑑於《名曲背後的故事》這本書,市面上早就找不到了(我是透過台北市立圖書館,以通閱的方式等待了七、八個月,才將這本書給借到手),而我的祖籍是山東,勉強可算是張百青的小同鄉,於是我想,我就把張百青介紹這首歌的兩篇文章貼上來,來當作是對這位老鄉的緬懷之意,也讓更多人能欣賞到這位數學博士的音樂文章。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