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3的文章

自然先生:Bee Gees - Mr. Natural

圖片
在 1973 年 8 月 25 日的 Billboard 雜誌上,有一篇關於 Bee Gees 的 報導 ,裡頭提到 Bee Gees 決定放棄他們已經錄好的最新專輯的母帶(註: A Kick in the Head Is Worth Eight in the Pants ),因為這六個月來的努力成果,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 一般的說法,是負責美國唱片發行的 Atlantic 唱片拒絕發行這張專輯,但這也有可能是 RSO 唱片公司的決定——總之,在前作反應不佳的氛圍下,沒人看好這張唱片。 單曲榜上無名 專輯沒能夠發行,但從錄好的歌曲中,還是挑選了 " Wouldn't I Be Someone " 發行成單曲來試水溫,結果反應果然冷淡,連 Billboard 單曲榜的前 100 名都沒能擠進去。 那以後該怎麼辦?就技巧而論,三兄弟已經相當成熟了,他們也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如果這樣也行不通,那是不是代表他們應該另謀出路,改吃別行飯呢? Robert Stigwood 還沒打算放棄他們,在 Atlantic 的建議之下,他找來艾瑞夫.馬汀( Arif Mardin )來協助這三兄弟,帶領他們找尋新方向。 負責錄音的工程人員事後表示,三兄弟初時並不高興這種安排,他們的不滿情緒常常不經意地就流露出來,尤其是兩個雙胞胎兄弟 Robin 和 Maurice。他們似乎是把 Arif Mardin 當成是 Atlantic 派來的人,而 Atlantic 是一家鄙視他們作品而不願出版的唱片公司。 尋求改變 也許是受迫於現實的壓力,讓 Bee Gees 不得不妥協。他們離開英國,把事業重心轉向美國,於是他們就必須學習美國式的流行音樂;他們喜歡 R&B ,也可以創作、演唱出帶有 R&B 色彩的歌曲,但他們畢竟是來自英國的白人,他們的黑人音樂雖具形式,但在美國這個黑人音樂的大本營裡,要靠這種類型的曲風得到支持,那不是單靠模仿就可以過關的,得要能做出道地而正統的黑人音樂才行。 Arif Mardin 曾幫「靈魂女士」 Aretha Franklin 製作過不少張唱片,也曾與 Roberta Flack 合作過,深諳黑人音樂的精髓,且獨具流行的嗅覺,在他的指導之下, Bee Gees 開

全新的早晨:Bee Gees - Saw a New Morning

圖片
在 1972 年下半, Bee Gees 將他們錄製唱片的據點,移至美國洛杉磯的 The Record Plant 錄音室,截至 1972 年 10 月底,他們已經錄下了有 20 首歌曲。 二部曲的頭一張 這 20 首歌,原先是打算分成兩張專輯來發行,但是 1973 年初出版了第一張《罐頭人生》( Life in a Tin Can ) 之後,由於銷售狀況和評價皆不理想,幾經考慮之後,第二張 " A Kick in the Head Is Worth Eight in the Pants " 就沒有接續發行了。 配合 " Life in a Tin Can " 所推出的單曲,是專輯的開場曲 " Saw a New Morning ",這首歌在 Billboard 單曲榜只得到了第 94 名,和 Bee Gees 「三缺一」時期的單曲 " I.O.I.O . " 一樣(請見: 唉喔唉喔:Bee Gees - I.O.I.O. )。 而專輯 " Life in a Tin Can ",在 Billboard 專輯榜也只得到了第 69 名,同樣是三兄弟所共同錄製的新專輯當中,成績最差的一張。 RSO 唱片開業第一砲 專輯和單曲雙雙失敗,或許和 Bee Gees 當時的唱片行銷策略有關。他們前一張專輯 " To Whom It May Concern " 是 1972 年 11 月發行,而 " Life in a Tin Can " 是 1973 年 1 月 19 日在美國上市,英國市場則是在稍晚一點點的 3 月 1 日。 前作 " To Whom It May Concern ",本就不是一張暢銷專輯, Bee Gees 竟然還在這聲勢低落之際匆忙地推出新作,從結果來看,簡直是自取滅亡。 或許 " Life in a Tin Can " 的火速上市,是 Robert Stigwood 為打響他新成立的 RSO 唱片公司的開業第一砲,所做成的決定。而很可惜的,這顯然是個錯誤的決定。 日本紅牛討吉利 新的 RSO 唱片公司,說穿了,只是

活著:Bee Gees - Alive

圖片
在 " Run To Me " 之後, Bee Gees 於 1972 年 11 月,推出了他們回到英國後的第八張錄音室專輯:" To Whom It May Concern ",同時也發行了專輯的第二首單曲 " Alive "。 成績節節敗退 這首 " Alive ",和日後紅遍全球的暢銷曲 " Stayin' Alive " 的歌名相似,但排行成績卻不如歌名一般「生氣勃勃」。" Alive " 在全美 Billboard 單曲榜勉強擠進 Top 40,名列第 34,而在英國和德國都沒能進入排行榜。 另外,專輯 " To Whom It May Concern ",從 " My World " 的熱身,到巡迴演唱的加持,再到一連兩首選自專輯的單曲 " Run To Me "、" Alive " 的連串促銷攻勢之下,最後是以 Billboard 專輯榜的第 35 名坐收,比前一張專輯 " Trafalgar " 又敗退了一名。 樂迷在哪裡? 從這張專輯的名稱,也看得出 Bee Gees 當時,已有對自己定位不明的困擾,同時亦有樂迷已流失的覺悟。 " To Whom It May Concern " 這個詞,是我們寫信給某些不知名的個人或團體時,開頭所用的稱謂語。由於不知道讀信的會是何人,所以就用「此致相關人士」來起頭,與中文書信中所用的「敬啟者」意思相當。 無論是單曲 " Alive " 或是專輯 " To Whom It May Concern ",其排名成績都令 Bee Gees 不甚滿意;但比起即將來臨的低潮期,這兩者的 Top 40 卻又顯得十分難能可貴了。 End of an Era " To Whom It May Concern " 專輯的發行,也代表了 Bee Gees 一段舊時代的結束。這張專輯是他們最後一次在倫敦的 IBC Studios 錄音、最後一次與樂團編曲師 Bill Shepher